于是,双方针对表决权的细节展开了讨论。从重大决策的界定标准,到表决权的行使流程,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斟酌。经过几个小时的讨论,终于在股权分配和表决权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
接下来,在投资回报周期和退出机制等方面,又出现了新的分歧。陈睿希望投资回报周期能够相对较短,以便尽快实现资金回笼和收益。他说道:“林女士,苏先生,投资市场变化莫测,我们希望能够在三到五年内看到较为可观的回报,并具备合理的退出机制。”
林瑶面露难色,说道:“陈经理,我们理解您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但我们的项目正处于关键的拓展阶段,需要一定时间来建立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三到五年的回报周期可能过于紧张,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长期发展规划。我们建议将回报周期延长至五到七年,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稳健发展,也能为您带来更丰厚的回报。”
苏墨也补充道:“至于退出机制,我们希望能够在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比如,在企业达到一定的盈利目标或者市场规模后,您可以选择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退出。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寻找其他投资者,为您的退出提供便利。”
陈睿皱了皱眉,思考着其中的利弊。他深知林瑶和苏墨所说并非全无道理,但投资回报周期的延长意味着风险的增加。他说道:“林女士,苏先生,回报周期延长确实存在风险。不过,鉴于你们项目的潜力,我可以考虑适当延长至五年。但在这五年内,你们需要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和盈利预测,并定期向我们汇报进展。至于退出机制,除了你们提到的方式,我们还希望在企业出现重大经营问题时,能够有优先退出的权利。”
林瑶和苏墨考虑了一下,觉得陈睿的提议在可接受范围内。林瑶说道:“陈经理,我们同意您的提议。我们会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和盈利预测,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同时,我们也会全力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避免出现重大经营问题。”
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投资协议的框架逐渐清晰。但在一些具体条款的措辞上,双方又进行了细致的推敲。从资金的注入方式和时间节点,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每一个条款都字斟句酌。
例如,在资金注入方面,陈睿希望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分阶段注入资金,以降低投资风险。他说:“林女士,苏先生,为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项目的顺利推进,我们建议资金分三个阶段注入。在项目启动初期,先注入一部分启动资金;当项目达到一定的里程碑,如线上店铺正式运营、线下体验店开业等,再注入第二笔资金;最后,在项目实现盈利目标的一定比例后,注入剩余资金。”
苏墨对此表示理解,但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陈经理,分阶段注入资金确实有助于风险控制,但我们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来保障项目的连贯性。比如,在项目启动初期,可能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多资金用于店铺装修、设备采购等。您看能否在第一阶段注入相对较大比例的资金?”
经过协商,双方最终确定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资金注入方案。第一阶段注入总投资的40%,第二阶段在项目达到关键里程碑后注入30%,第三阶段在实现盈利目标的60%后注入剩余30%。
在经过整整一天的艰苦谈判后,双方终于就投资协议的所有条款达成一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林瑶、苏墨与“瑞信投资”的代表陈睿,在一份份文件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投资协议的达成,意味着企业终于获得了急需的资金支持,暂时缓解了资金链紧张的巨大压力。
林瑶和苏墨走出“瑞信投资”的大楼,望着天空,心中满是感慨。他们知道,这只是企业复兴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此刻,他们为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感到无比欣慰,也对未来充满了新的希望。他们相互对视,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仿佛在向彼此承诺,无论前方还有多少艰难险阻,他们都将携手共进,为企业的未来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