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豆看书 > 科幻灵异 >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592章 东都陷落之长安宫中乱象

第592章 东都陷落之长安宫中乱象(1 / 2)

杨国忠在揣摩人心方面的能力堪称登峰造极,他对人性的洞察力和判断力都已经达到了极其敏锐的程度。

在与裴徽的明争暗斗中,仅仅经历了数次交锋,他便深刻地认识到裴徽绝对不是一个容易被打败的对手,更遑论只是失踪这种状况了。

尽管杨国忠对于裴徽失踪的这几天究竟身在何处以及正在从事何事完全一无所知,但他对于自己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却有着非常明确的认知。

他紧紧地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企图将天工之城和不良府都纳入宰相的管辖范围之内。

然而,裴徽在离开长安之前,就早已预料到杨国忠等人会有这样的举动。

所以,他特意留下了许多后手,这些后手就像是一道道坚固的防线,使得杨国忠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插手天工之城和不良府的事务。

就算杨国忠能够成功地搞定了李隆基,让皇帝强行下达旨意,命令他统管不良府和天工之城,但这也仅仅是表面上的权力交接而已。

实际上,在短时间内,他根本无法真正掌控天工之城和不良府。

如今裴徽受刺失踪已过去整整十四天。

这期间,杨国忠并未停止他的计划,他一直在暗中筹备着一件大事。

杨国忠这些天抽时间苦心钻研《西域秘术之男人增加元气之说》小册子。

将其中详细记载的一种神秘的秘术研究得极为通透,经过多久印证,确定了这种秘术所需要的药引。

杨国忠深知,若能将此秘术所需要的药引献给皇帝李隆基,必能得到他的欢心。

于是,他不惜花费大量大量人力和物力、财力和时间,派人四处寻找这种关键药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日的寻觅与打探,经过一番努力,药引终于被找到了。

这让杨国忠欣喜若狂,他觉得自己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杨国忠小心翼翼地将药引包裹在一个精美的锦盒中,仿佛这是一件稀世珍宝。

他仔细检查了每一个细节,确保药引不会受到丝毫损坏。

然后,他满意地点点头,将锦盒放入怀中,准备进宫献给李隆基。

与此同时,杨国忠在心中默默演练着他早已准备好的一大套说辞。

他深知这次机会难得,必须要充分利用,才能说服李隆基将天工之城和不良府交给他统管。

此时,杨国忠怀揣着满心的期待,踏入了皇宫。

他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了梨园。

然而,当他走进梨园时,却惊讶地发现李隆基和杨贵妃都在那里。

原来,近日李隆基突然心血来潮,亲自带着人对《霓裳舞衣曲》进行了重新改编。

不仅如此,他还亲自带领着梨园的一群艺术大家,重新编排了歌舞。

李隆基对这次的改编十分用心,他精心挑选了九十九名舞伎来表演这支新的《霓裳舞衣曲》,并宣称要将此曲献给前线击退叛军的功臣将士们。

杨国忠走进梨园时,李隆基正在台上,全神贯注地指导着几名舞女的姿势。

他的手轻轻搭在舞女的腰间,耐心地纠正着她们的动作。

李隆基完全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对杨国忠的到来毫无察觉。

杨国忠站在宫殿外,望着那扇紧闭的大门,心中有些犹豫。

他知道李隆基就在里面,但他却不敢轻易地走进去觐见。

杨国忠之所以不敢进去,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

他担心自己进去之后,会碰巧遇到杨贵妃。

要知道,杨贵妃最近对他可没有什么好印象,若是被她撞见,恐怕又会被骂一顿。

自从裴徽失踪之后,杨国忠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引起杨贵妃的不满,更可能影响到自己在宫廷中的地位。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进宫,向杨贵妃郑重承诺,一定会竭尽全力安排人手,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裴徽。

杨贵妃对裴徽的失踪忧心忡忡,每次见到杨国忠,她都会迫不及待地询问是否有裴徽的消息。

然而,尽管杨国忠貌似已经竭尽全力,却始终未能找到裴徽的下落。

面对杨贵妃的质问,他只能无奈地摇头,心中暗自叫苦。

杨贵妃对杨国忠的“无能”和一些见不得人的心思感到无比愤怒,她的怒火如火山一般喷涌而出,完全不顾及场合和他人的感受。

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在后宫之中,甚至是在李隆基面前,她都会毫不留情地对杨国忠进行严厉的批判。

杨国忠对杨贵妃的指责感到十分委屈。

然而,面对杨贵妃的威严,他又不敢公然顶撞,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

为了避免再次被杨贵妃责骂,杨国忠开始有意无意地躲避着她。

他尽量减少与杨贵妃的接触,甚至连一些必要的场合也找借口推脱不去。

然而,杨贵妃似乎对他的行踪了如指掌,只要听说杨国忠来了,她便会立刻从梨园中走出来,主动找上门去。

杨国忠见状,心中暗骂一声,转身就想先避开。

就在他转身的瞬间,一阵惊天动地的鼓声突然从宫城墙那边传来。

这鼓声犹如雷霆万钧,震耳欲聋,穿透力极强,仿佛整个长安城都被这鼓声震撼。

这突如其来的鼓声让宫中的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他们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神色恐慌。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鼓声意味着什么——有外敌入侵或者是发生了重大的变故。

因为这鼓声曾经在安禄山于范阳举兵造反、消息传到长安城时响过一次,而在晋阳城被叛军攻陷时,也同样响过一次。

所以,当这鼓声再次响起时,身处梨园的杨国忠、李隆基、杨贵妃以及高力士等人的脸色都在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咚!咚!咚!”这阵鼓声一阵紧似一阵,犹如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让人的心脏都随着这鼓声的节奏而剧烈跳动。

而且,这鼓声不仅越来越急促,更是越来越响亮,仿佛要将整个梨园都震塌一般。

“到底发生了何事?!”李隆基强作镇定,从梨园中缓缓走出,但他那微微发抖的右手,却如实地暴露了他此刻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他的目光紧盯着鼓声传来之处,仿佛想要透一些事情。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际,一名宦官如疾风般飞奔而来,他的身后紧跟着一名身背三根旗子的信使。

那名宦官跑得气喘吁吁,满脸惊恐,而那名信使则面色苍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

“圣人!启禀圣人……”那名负责接收宫外军情急事的宦官,一路狂奔至此,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显得格外急促和慌乱。

他的呼吸已经完全失控,每一次吸气都像是在与死神赛跑,而每一次呼气则像是被恶魔追赶。

他的额头上挂满了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他的衣领。

他的神色更是慌张到了极点,双眼瞪得浑圆,像是要从眼眶中蹦出来一般。

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却似乎怎么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这种极度的恐慌让他原本就紧张异常的气氛变得愈发凝重起来,宫中的宫女、太监、侍卫们,乃至杨国忠、杨贵妃等人,都不禁感到心慌意乱,难以自安。

“陛下!大事不好了……”宦官终于跑到了李隆基面前,他的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身体还在不停地颤抖着。

与他一同跪倒的,还有那名同样风尘仆仆、一脸疲惫的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