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重新回顾刚才的问题萨缪尔森教授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经济学》吗?”
“我的答案是,NO!”
“萨缪尔森教授最大的成就,是他缔造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学教科书时代,让无数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可以从《经济学》中汲取养分,扩充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为之后更好的理解经济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卫直视着导师的眼睛,发现他充满了深思的眼中好像流露出了一丝赞许,立刻开心的笑道。
“在历史上,依照对于经济学的贡献而言,亚当·斯密肯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但是到了最近几十年,本来应该是最擅长经济学的英国和法国经济学界,《经济学》的收藏量已经在逐步超越其他经济学名著,让萨缪尔森教授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个人影响力,超越了几个世纪以来的所有经济学家。”
“而我在发现这一点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能否站在无数伟大先驱的肩膀上,写一本。。”
。。。
就在大卫向导师巴特莱教授“疯狂PUA”的时候,坐在旁边的沙利文院长的额头上,已经布满了愁云。
从1780年哈佛学院正式更名为哈佛大学,直至今日哈佛法学院、医学院和商学院,已经逐渐成为哈佛大学最闪亮的三颗“璀璨之星”。
历数米国近百年历史,哈佛法学院名人辈出
几乎每一位总统身边,都有哈佛法学院毕业的知名校友辅助,这让当时许多人觉得,在米国成为一名律师是步入政坛成为人上人的最佳捷径之一。
另外,现在的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也曾担任过法学院的院长。。
哈佛医学院的实力和名望,更是不用多说了,至今它的附属医院依然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医疗机构。
至于哈佛商学院,从1907年—1929年爆发的几次经济危机,再加上熊彼特、库普曼、里昂希夫、马尔夏克、哈勃勒、库兹涅茨等,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分别从欧洲各国来到米国
让米国经济学界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声誉,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沙利文院长刚才提到的保罗·萨缪尔森教授的同学,保罗·斯威齐教授和詹姆士·托宾教授,都是熊彼特在哈佛商学院任教时的得意门生。
还有和他们年龄差不多的约翰·加尔布雷斯教授,以及在商学院里晚他们一代的著名经济学家ZviGriliches教授、马丁·菲尔德斯坦、戴尔·乔根森、迈克尔·斯宾塞等等,也都是获得过米国经济学会两年一度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或各自出版过享誉学术界知名著作。
所以现在的哈佛商学院,可说是全世界范围内经济学界“大神”最多的“奥林匹斯”!
但是
沙利文院长在经过大卫的“提醒”之后,才意识到了原来在这群“大神”的头顶,还隐藏着影响力已经悄然遍布全世界的保罗·萨缪尔森!
现代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是最佳的大学经济学基础教科书。
只要有人在学习《经济学》教科书,希望能从其中吸取知识的养分,构建属于自己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就难免会受到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思想的影响。
而这种个人思想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是历史上所有单个经济学家都无法匹敌的。。
学阀!
虽然大卫没有说出这个带有贬义的词汇,但沙利文院长已经非常敏感的意识到了,如果再继续下去的话,他好像在这个职位上的工作难度会越来越大,处境也会越来越尴尬。
。。。
就在沙利文院长沉默不语,满脑袋胡思乱想的时候
大卫在仔细观察导师巴特莱教授的反应,觉得已经“铺垫”完成之后,故意轻叹着摇头道。
“其实我在对《货币金融学》一书的准备构思阶段,就曾萌发过撰写经济学基础教科书的冲动想法。。”
“但当时跟着您学习的时间太短,对于许多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也没有完全掌握和理解,所以。。”
“呵呵”巴特莱教授,被逗笑了。
他瞟了一眼从大卫身后远处走来的咖啡厅服务生,端起自己的咖啡杯抿了一口,摇头道。
“刚才你把保罗·萨缪尔森,夸赞成历史第一的时候,我觉得你更像是他的学生和崇拜者?”
“哎呀呀呀您肯定是误会了,这怎么可能!”
“我刚才为什么会这样说,您心里应该是最清楚的。”
“他和老戴维爷爷是几十年的好友,我在第一次见到他们的时候。。”
“呵呵!”大卫故意略去了后面的话,转换话题道。
“您现在已经退休了,只剩下一部最希望完成的专题著作。。”
“我在学习过一些经济学大部头名著之后,整理出来的经济学十大原理,没有您的指导和把关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呢?你总结出来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到底是什么?”巴特莱教授摆摆手,打断了大卫还没讲完的奉承话,直接问道。
“额。。请稍等!”大卫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发现服务员已经走到身旁时,一边帮忙把托盘里的东西摆在桌上,一边笑道。
“我说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其实都是基于全归因治学方法,从十几本经济学名著和几十篇专题论文当中,总结出来的粗浅理论。。”
“我把它分为三大部分,十个小章节,分别为”
“一、个体如何做出决策。”
“1人们总会面临各种权衡取舍。”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必须在不同目标之间做出选择。”
“例如,个人需要在工作与休闲、消费与储蓄之间权衡取舍;政府也需要在国防开支与社会福利之间分配预算等等。”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TheCostofSothigIsWhatYouGiveUptoGetIt)。”
“它,是基于机会成本的概念。”
“例如,学生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不仅是学费,还包括因上学而放弃的工作收入和工作机会等等。”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RatioalPeopleThikattheMargi)”
“所有理性的决策者,在要做出重大决策时,多数会首先评估微小调整(边际变动)带来的额外收益与成本,再去衡量其他。。”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PeopleRespodtoIcetives)。”
“人们会根据各种激励机制存在的差别,做出相对应的行为反应。”
“例如,近几年联邦政府削减了岛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优惠政策,再叠加几年不断上涨的国际油价,会促使消费者选择购买更加节能的小排量汽车。。”
“二、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1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更好(TradeCaMakeEveryoeBetterOff)”
“这个经济学原理强调了贸易的互利性,国际贸易基于比较优势,会使各国更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并通过交换商品获益。”
“2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MarketsAreUsuallyaGoodWaytaizeEoicActivity)。”
“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指出,市场价格机制能够有效协调供需,引导各种资源实现理论最优配置。”
“3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GovertsCaSotisIproveMarketOutes)。”
“市场可能因外部性或垄断而失灵,此时如果政府采用加征税收或执行反垄断法等手段干预,可提升效率或公平。”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适当干预可以纠正市场失灵,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然而,政府干预必须适度,尽量避免过度干预导致政府颁布的政策失灵。。”
“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1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ACoutry’sStadardofLivigDepedsoItsAbilitytoProduceGoodsadServices)。”
“在经济学中,生产率是关键因素,受技术、教育、管理等因素影响。”
“拥有高生产率的国家,通常就拥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所以生产率是决定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首要因素,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国家政策应侧重于提升生产率。”
“2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PricesRiseWhetheGovertPritsTooMuchMoey)。”
“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海量超发,会导致无法控制的恶性通货膨胀,如德国1920年代的恶性通胀。”
“政府和央行必须谨慎管理货币供应量,以维持物价稳定、就业率和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3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SocietyFacesaShortRuTradeoffBeeeIftioadUeployt)。”
“在短期内,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降低失业率,但会推高菲利普斯曲线上的通胀水平。”
“从长期来看,它们这种关系却并不是绝对的!”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是短期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重要考虑因素,而长期内这种权衡取舍并不存在。”
“要如何在短期内找到取舍均衡点,是非常考验决策者的!”
“一般来说,决策者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影响市场总需求,进而在短期内在菲利普斯曲线上选择不同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组合”
“但是,降低通货膨胀率通常需要经历高失业和低产量的时期,这种代价的大小取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和预期调整的速度。。”
大卫说着,放下了手里的咖啡壶,从旁边的小罐子里取了一勺炼乳放进杯子,充分搅拌后把它放在导师巴特莱教授面前,笑道。
“这是我自己研究的新款提神饮品,薄荷咖啡奶茶!”
“请您品尝一下吧”
“。。”巴特莱教授习惯性的皱起眉,把手搭在桌边,认真思考着大卫提出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唔谢谢!”沙利文院长在看到大卫也为自己调制了一杯奶茶后,下意识的从深思中“醒来”,转头从钱包里掏出现金递给服务员,顺便又多给了一些小费。
大卫看到沙利文院长如此“上道”的买单举动,非常开心的抿了一口奶茶,笑道。
“有人说,从1932年熊彼得加入哈佛大学,至1976年芝加哥大学的弗里德曼教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段时间是属于米国经济和哈佛大学的黄金时代。”
“这个时代长达45年,先后登场的风云人物数不胜数,其影响力整整覆盖了五代人!”
“熊彼得是奥地利人,也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
“熊彼得的到来,我认为可以说是彻底改写了哈佛大学的历史,并且从教学、思维和学术三方面,改变了哈佛商学院的命运。”
“比如,我的朋友贾尔斯和布鲁默,就特别喜欢熊彼得开创的趣味性公开课。”
“这种公开课没有授课人故意挖好的陷阱,也不会出现让人觉得特别尴尬的冷场,其思想深度和教学质量也特别受到学生群体的欢迎。”
“所以沙利文院长,我觉得您也应该向熊彼得学习,多跟年轻人一起聚会,将部分精力投入到培养青年学者和学生身上,建立一个以您为核心的学术交流圈,就像曾经萨缪尔森教授和他的同学们围绕在熊彼得身边一样。”
“。。嗯!”沙利文院长端着奶茶杯子缓缓点头,抿了一口放下它,看向大卫心情异常复杂的问道。
“你对比较年轻的经济学者了解很多?有可以推荐给我的人选吗?”
“我有啊,当然有!”大卫顺势笑着点点头,眼睛微眯,低声道。
“我想推荐四位年轻学者,他们是格里高利·曼昆、罗伯特·巴罗、杰弗里·萨克斯,还有安妮特·耶尔伦。”
“杰弗里·萨克斯是您校的学生,现在正攻读博士学位,您应该听过他的名字。”
“罗伯特·巴罗,原来是加州理工毕业,从哈佛拿到了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进入布朗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多年,如今在罗彻斯特大学工作。”
“格里高利·曼昆,现在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院的学生,明年毕业。。”
“最后一位是安妮特·耶尔伦,她毕业于布朗大学,从耶鲁大学拿到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又在哈佛做了五年助理教授。”
“去年11月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参观时,偶然听过她讲课。”
“前段时间在纽约参加论坛的时候,我又遇到了她,并和他深入探讨了一番,觉得她是一名很有潜力的年轻学者。”
沙利文院长再次掏出备忘录,一边记录这几个名字,一边道:“安妮特·耶尔伦,我知道她。”
“但你说她很有潜力,指的是什么意思?钻研学术吗?”
“不我觉得,她可能在学术研究上很难有所作为。”大卫挑着眉毛笑了笑,向后靠坐在椅子里,用手指轻点桌面道。
“我说的潜力,是指她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具备许多男人都缺少的果决和耐心。”
“哦,我懂了。”沙利文院长用笔在她的名字后面,特别标注了两行字,又盯着四个名字看了几秒,抬头说道。
“如果在月底之前有时间,我会邀请他们和你一起,来我的家里做客。”
“哦谢谢,这是我的荣幸。”大卫端起咖啡杯,向院长先生致谢。
巴特莱教授看到两人举杯相碰的画面,原本想要彻底退休回家养老的想法,突然又开始松动了。
他拿起奶茶杯子抿了一口,品尝着口腔中咖啡、茶叶、薄荷和炼乳混在一起的复合香味,开口道。
“时间差不多了,就这样吧。”
“大卫,你今晚别回去了跟我走,住在我家。”
“啊,好的。”
---
得州,首府奥斯汀市南部。
一辆载着各种农具的皮卡车向左拐入十号州级公路,飞快驶向位于休斯顿市西郊的索斯河畔农场。
在路上。
老爱德华·B·崔恩坐在驾驶位上,左手扶着方向盘,目光微偏,看向坐在副驾驶的女儿玛丽苏,轻叹着解释道。
“DA安保公司的那帮小子,大部分都是好孩子。”
“只是其中有些人,我不知他们是受到了谁的蛊惑,想要瓜分那笔钱,才闹成了现在这样。”
“蛊惑?就为了十万米元?”
“难道他们都没有良心吗?不知道大卫和DA安保公司都为他们付出了什么?”
“真是一群忘恩负义的混蛋!”已经三十岁出头的玛丽苏,歪头咬着牙,满脸愤恨的道。
“他们。。的确是非常自私、贪婪的混蛋。”
“可闹出现在的结局,也不会是他们想看到的。。”
“FXXX!”
“我在HBO工作的年薪和各种福利加在一起才三万多,他们加入DA安保公司才半年多,就拿了我三年的工资啊!”
“大卫把钱都给他们了,还要怎么样?”
“玛丽,不许说脏话!”
“。。”玛丽苏被爸爸训斥后,意难平的扭头看向窗外不说话了。
老崔恩了解女儿的脾气,知道她是有口无心,便语重心长的道:“人的欲望如果那么容易得到满足,那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了。”
“虽然,一开始我在得知大卫决定解散DA安保的时候,觉得很不理解。。”
“但现在想来,他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明智正确的。”
“因为PTSD患者存在终生复发的可能性,DA安保公司收留的每个大兵,都有可能是一颗定时炸弹!”
“大卫不是上帝,他不可能拯救每个人。”
“这个道理几乎人人都懂,所以我们在和大卫最后一次见面时,他才会笑着提醒我们,一定不要让大兵们心中生出道德绑架的念头。”
“道德绑架?什么意思?”玛丽苏听到这个很陌生的词语,皱眉向爸爸问道。
“它就是指有些人会以道德的名义要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为此这些人甚至会在他人无能力满足自己的要求时,表现出强烈攻击性或公开指责等恶劣行为。”
“大卫就是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才会个人出资一千多万米元,补全了六千万米元平均分给大兵们,希望不会出现最坏的结果。”
老崔恩的脚下放松了一些,让车速慢慢降下来,偏头看向女儿玛丽苏,在看到她露出错愕和不解的表情后,苦笑着摇头道。
“我以前只是觉得,大卫是个非常幸运的暴发户小子,没想到他竟然会有如此成熟冷静的一面。。”
“他说这笔钱可能只是他一年的投资收益,把它均分给大兵们,却能够让他们拥有一次重新选择生活的机会。。”
“钱,在很多时候可以买到一切。”
“可这些钱对于大兵们来说,也只是给了他们一次可怜的机会罢了。。”
“您是觉得。。”
“不你不要误解我的意思。”
“我非常赞同大卫的做法,也很欣慰大兵们能够爽快的签字、拿钱、散伙。”
“不管他们拿到这些钱之后选择干什么,都与别人没有任何关系。”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谁都无法比大卫做得更好!”
“那您。。今后还去纽约和新泽西吗?”玛丽苏想到了父亲仍旧处于保释期,必须每隔一段时间返回新泽西面见假释官。
“嗯”老崔恩这次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脚下用力踩着油门,目光望向前方远处在夕阳照耀下的地平线。
---
休斯顿市西郊,索斯河畔。
一辆红白拼色的经典款野马轿车,载着两名打扮时髦的年轻人缓缓驶入通往农场的乡间小路。
在临近小路尽头的农场大门口,野马轿车停下后
曾经接受了大卫的任务,帮助阿甘去佐治亚州调查珍妮下落的红头发小子,杰罗姆·伯特,打开车门向四周环顾嚷道。
“这里怎么两天没来,就变样了呢?”
“呵呵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曾经在白迈克手下“干活”的小个子,马里恩·巴洛,打开副驾驶车门后扶着牛仔帽笑道。
“你看那边,这片地被翻了几次,估计还要几天才能全部翻耕完毕。”
“但我们好像是来晚了,老板不在这儿。”
“他不在,那怎么办?我们回纽约去找他?”
“额。。不了。”
“老板在纽约基本不需要我们陪着,他身边从来都不缺人手。。”
“你看那两个人应该是老板的爸爸,还有老马尔金!”脑子非常好用的小个子巴洛,叉腰指着远处的几个人影,大声道。
“能找到他们,我们两个今晚就有饭吃,有地方住了。”
“走,我们过去!”红头发伯特的想法很简单,听到巴洛如此说,觉得很开心的装好了车钥匙,向远处小跑着过去。
不过这次,巴洛没有着急跟上去。
他先是把腰间新买的枪袋摘下拎在手里,然后边走边观察着远处,在农场土地里进行翻耕作业的几台大型农用机械,心中渐渐生出了一些新想法。
他和伯特,也都从解散的DA安保公司,拿到了十万米元。
现在他们都是快乐的单身汉,又不缺钱,选择在这里深度体验一下种地放牛的生活,好像也挺不错。
只是。。
巴洛的脚步放缓,看到伯特已经跑到老大卫和老马尔金身旁,几人在交谈后看向自己,主动先举起手中枪袋向远处摇晃几下,算是打了招呼。
几秒后
他见老大卫也向自己挥手打招呼,才放下手臂站在原地摘掉笑了笑,把枪袋重新挂在腰间。
时刻保持距离感和尊重,是从小就混迹在街头的巴洛,理解非常深刻的社会生存技能。
十万米元,对他来说是一笔巨款。
但是钱总会有花完的时候,拥有一份稳定赚钱的工作,才是巴洛心中的最大愿望。
跟对了老板,努力工作,不断获得认可和赏识,才能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
巴洛在很小就懂得了这个道理,却还有很多直到即将离世,仍然想不明白自己的生活为何会一团糟,似乎都看不到希望。
PS:本章提到的哈佛商学院,就是哈佛大学经济学院,莱昂纳德·沙利文院长是经济学院的院长。
它们本来是哈佛大学的两个独立院系,商学院负责商业教育学制两年,还开设了MBA课程。
经济学院,则是每所名校都有的常规院系。
我把它们混写成一个学院,只是我个人习惯了讲商学院而已,若错勿究。
另外,让哈佛声名大噪的经济学家不仅有章节中提到的几位,还有弗兰克·陶西格、威廉·里普利、托马斯·卡特、艾德温·盖伊、查尔斯·布洛克、奥利弗·斯普拉格等等。
他们,更多的是习惯埋头于教学工作和办公室的琐事中,名气远不如本章提到的这些经济学家们,但在学术界里仍然是令人无法忽视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