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茉雅奇也能感觉到,窦太后对昌平长公主的这些关心,还真的有几分真心在里面。
不由得又有些奇怪,既然窦太后并不是容不下昌平长公主,看起来也挺重视,后世对于昌平长公主和馆陶长公主留下的记载怎么会差那么多。
茉雅奇正这样想着,就听到外面的小黄门说馆陶长公主带着女儿堂邑翁主过来了。
馆陶长公主带着女儿过来以后,也不像其他人那样行礼,直接就往窦太后身边走去,想要挨着窦太后说话。
“阿母,昨天阿娇淘气,我都没有能抽出时间来看你。”
“你也别对阿娇太严苛了,她才多大。”
看到馆陶长公主过来了,原本靠着窦太后的昌平长公主就起身,牵着茉雅奇去一边,把位置让给馆陶长公主母女。
茉雅奇在一旁见了,就知道馆陶长公主和昌平长公主是十分不合了,要不然也不会故意把人挤走。
不过可能是有窦太后在,倒是也没有闹出什么事情来。
昌平长公主才退到一边,薄皇后就主动过来和昌平长公主说话了。
“我记得你传出喜讯都还没多久,现在你们家阿雅也这么大了,哪里像我…………”
说到这里,后面的话就不是那么好说了,薄皇后便停住了。
昌平长公主知道薄皇后的心结是什么,成亲多年无子,在孩子的事情上很敏感。
而且皇后无子,总是没有那么有底气,担心会被人取而代之。
要是私底下,她倒是有很多话和薄皇后说。
现在在窦太后这里,就算周围没有其他人,有些话也不好说,她便也只是说道:“阿姊,这也是看缘分的事情,说不定什么时候缘分就来了。”
薄皇后是文帝生母薄氏的娘家侄女,和现在的天子以及几个长公主,都是表亲的关系,又是自幼出入宫廷,平时昌平长公主和薄皇后也是以姐妹相称呼。
薄皇后对昌平长公主也是真的亲近,“我也知道是这个道理,只是心里面还是难受。”
在各自和亲近的人说话,消磨时间中,终于到庆功宴正式开始了。
这种庆功宴,也很无聊。
女眷一般都是在一旁,最多和身边亲近的人说说闲话。
主要还是天子在那里夸奖这一次的有功之臣,论功行赏,然后这些大臣也恭维天子英明之类的。
直到窦太后开口了。
“启儿,这一次能够平定七国之乱,武儿在其中立功不少,不过这也是武儿应该做的,你都说了‘千秋万岁以后传位与梁王’,他要是不尽心,才是对不起你这个兄长的疼爱。”
“只是既然你要传位与武儿,与其等千秋万岁以后再传位,不如现在先立武儿做皇太弟,要不然诸侯王不能长留京城,武儿过几天就要回封地了,我们一家子又要不得见了。”
此言一出,顿时满场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