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后也能帮娘号脉看病!”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院中笑声不断。
孟静暖看着他们,心头一暖。
“咱们能有吃有穿,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以后都得更仔细些。”
“记账也好,搬粮也好,都不能马虎。”
三个孩子齐齐点头。
次日清晨,天光微亮,巷口已渐渐热闹起来。
孟静暖像往常一样早早起身。
门口的长队又排起了。
百姓们早已习惯了来这里买粮。
孟静暖静静站在摊后,丝毫未觉异样。
与此同时,城中知府衙门内。
知府大人正在更衣。
立在一旁的师爷,年近半百。
他低声靠近。
“大人,已经安排妥当。”
“人手已选好,证物也备齐,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将孟氏以售卖假粮、危害百姓之罪名人赃并获。”
知府正扣着腰带的手顿了顿。
“她不过一个小户人家,搅得城中粮行大乱,还敢动民心,留不得。”
“依计行事。”
师爷躬身应下,转身快步出了内堂。
他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后院衙役驻守的地方。
院中已有几名穿着劲装的衙役在等候。
师爷立于台阶上,扫了众人一眼。
“按计划行事,待会儿你们去东巷,带好证物。”
“只需找到借口搜出掺了土的粮食,不必多言,当场拿人,带回衙门,切记,动作干脆,莫留痕迹。”
一名领头的衙役抱拳应声。
“明白!”
朝阳初升,街头巷尾一派寻常热闹。
孟静暖站在摊后,忙着招呼着前来购粮的百姓。
摊前人流如织,买米的声音不绝于耳。
“来来,别挤,一个个来。”
“慢点儿别撒了!”
正当气氛热烈的时候,忽然,一阵脚步声从巷口传来。
人群一顿,纷纷回头望去。
只见十来个身穿官服的衙役大步而来。
为首一人身材高大,步步生风。
“让开让开,官差办事!”
人群一下子炸开了锅。
原本排队的百姓们顿时惊慌起来。
他们都连忙躲闪。
转眼间原本熙熙攘攘的摊前变得空荡荡的。
只剩下孟静暖一家人站在原地。
韩千易本能地拔高嗓子。
“娘!”
孟静暖皱了皱眉,护住几个孩子。
“不知各位大人来此,所为何事?”
那领头的衙役大步上前。
“接到检举!”
“有人告你孟氏售卖假粮,掺杂观音土,祸害百姓,扰乱粮市,罪无可赦!”
他说话声音极大,几乎整个东巷都听得清清楚楚。
听到这话,围观在远处的百姓们顿时低声议论起来。
他们一个个的满脸震惊。
“怎么可能?孟娘子卖的粮这么好……”
“不会吧?可官差都来了……”
孟静暖神色不动,随即轻笑一声。
“掺观音土?”
“粮食是我亲手收购,怎么可能掺假?”
那领头的衙役却毫无兴趣听她分辨。
“少废话!”
“拿人!”
几个衙役立刻上前。
有人直接去拽孟静暖的手臂,还有人翻起了摊子,故意弄得米粒撒了一地,场面一时混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