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2月28日下午,杭城的量子云层被夕阳染成琥珀色。沈知意坐在书房的量子会议舱内,全息屏幕上跳动着曹源团队成员的虚拟头像,他们身后的实验室背景中,机械臂正小心翼翼地操作着超导样本。“曹博士,这68亿科研基金已转入专用账户,3亿奖金稍后发放。”她轻点桌面,资金划转的确认信息在虚拟空间中闪烁。
科研绿洲:六十八亿打造的超导圣殿
曹源摘下防护眼镜,眼中难掩激动:“沈总,这笔资金能让我们启动‘超导永动计划’!”他调出三维模型,展示着即将建造的超导环形加速器,“用纳米级超导材料构建粒子对撞轨道,能耗将降低99%,或许能解开室温超导的终极谜题。”团队成员纷纷展示各自的研究方向:有人研究超导量子比特的稳定性,有人探索超导材料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
与此同时,800平的科研别墅群正在智能建造系统的轰鸣声中崛起。沈知意切换画面,机械臂如同精密的艺术家,将纳米级混凝土浇筑成流线型墙体。“每栋别墅采用星宁最新研发的‘量子永生’材料,”她向曹源解释,“这种材料能自我修复裂痕,配合智能监测系统,使用寿命可达150年。”
科技栖居:三代同堂的未来家园
别墅内部堪称科技与生活的完美融合。地下室是高度保密的科研空间,三重量子加密门后,超导磁悬浮实验台静静待命;一楼的智能花园里,无土栽培架上的草莓泛着诱人的光泽,光伏板屋顶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不仅满足别墅用电,多余电量还能并入城市电网。
“我们特别设计了‘代际关怀系统’。”沈知意展示着智能手环,“老人的健康数据、孩子的学习进度,都能通过家庭中枢实时共享。”厨房的量子料理机内置百国菜谱,机械臂能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饮食需求精准烹饪;客厅的全息投影幕布可切换为教学模式,供科研人员的子女进行沉浸式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