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虔子走后,连续几日都没有动静。
对岸也开始戒严了,日夜都有人巡视,似乎还施行了连坐之法,抓到一人,相熟的几人一同斩首。
每天都有百余具尸体抛入江中。
这种残酷手段之下,过江的人越来越少。
两日后,北面马蹄声震,十余骑狂奔而来,为首一人高声道:“朝廷诏令,征虏参军刘道规何在!”
“末将在!”刘道规与高珣、刘遵、徐长命、苟忠、檀道济等人一同出迎。
原以为是刘牢之的人马,没想到是朝廷派来的。
心中顿时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骑兵在马上高声道:“陛下有令,三吴诸军十日之内,南下决战妖贼,收复会稽!”
刘牢之出兵至今,将近两个月,却匹马未曾渡过钱塘江,落在朝廷眼中,自然就是按兵不动了,有养寇自重之嫌。
“末将领命!”刘道规双手接过诏令,骑兵掉头就走。
如果自己收到了诏令,那么刘牢之和刘裕应该都收到了。
“朝廷……怎如此心急”高珣郁闷不已,“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不必理会。”
刘道规想了一阵,“应该是朝廷出了什么事。”
这时孟干之赶来,“参军,广陵密报。”
刘道规赶紧拆开密信,是袁鹤送来的,正好是建康的消息,原来是桓玄在姑孰聚集两万水陆大军,声称要帮朝廷剿灭天师道。
劝朝廷放开历阳、石头城、新洲、瓜步、牛渎、广陵等地的水防,让西府水军通过……
朝廷若是敞开这些地区,建康也就暴露在桓玄的兵锋之下。
桓玄明显是在给朝廷上强度,逼刘牢之出错。
如果西府水军真心实意,与当年淝水之战一样与北府合作,妖贼肯定不是对手。
但基本不可能。
信的后半段则是关于北面形势,慕容垂围困长子城不到一个月,城中就有人开城投降,迎接慕容垂。
西燕就此覆灭,西燕八郡、治下七万多户悉数归燕。
江左大乱,慕容隆率三万大军返回高平,慕容绍一万步骑入泰山郡,觊觎淮南,北面形势空前紧张起来。
袁鹤通过内幕消息得知,朝廷不日会调兵北上,很大可能是征虏军府。
一场内乱,让晋室越发风雨飘摇。
眼见江左不行了,慕容垂也来凑热闹。
高珣气愤道:“以前只是怀疑桓玄与妖贼勾结,如今看来,两边必定暗中勾结,妖贼这边失利,桓玄就来了!”
“暗中勾结当不至于,最多互相利用而已,桓玄见妖贼形势不利,便在西面策应,凑个热闹。”
刘道规几年前在京口博坊中见过桓玄一面。
此人好胜心极强,也极要面子,与妖贼勾结,会败坏的他的名声,利大于弊,如今他占据长江上游,控制江左命门,最需要的是大义和名分。
“到底打还是不打”刘遵揉着后脑勺。
刘道规扫视众将,全都一副跃跃欲试的架势。
对岸已经戒严,刘道规怀柔之术很难见效,但对峙这么多天,对岸的流民就算不向着自己,也必然无心死战。
“熬了这么多天,也该让妖贼见识见识我们的厉害,速速派人去海盐联络兄长,一同出兵,拿下邢浦!”
形势发展,已经不容再拖延下去。
刘道规根基就在鲁郡和兰陵,若是没了,这么多年的心血全都白废。
该出手时就要果断出手。